7月27日,对于新三板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。当天新三板精选层首批32家公司挂牌,这也意味着,一年之后,或将有精选层公司能够转到创业板或科创板上市。尽管挂牌首日32家公司涨跌互现,但新三板精选层仍然值得肯定。
新三板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对资本市场多层次架构的进一步完善。但新三板的发展,却经历了从辉煌到落寞的阶段。自2013年新三板运营之后,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的规模出现爆炸式增长,短短几年时间内,挂牌公司的数量就突破了万家。而且,新三板也具备一定的融资功能,截至2019年9月底,新三板6388家挂牌公司发行股票10516次,融资4911.39亿元。尽管与主板相比存在天壤之别,但近5000亿元的融资额也不是小数目,而且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但是,近年来,由于受市场规模、结构、需求多元等因素影响,新三板出现了诸如融资额下降、交易不活跃、申请挂牌公司减少、主动摘牌公司增加等一系列问题。比如与高峰时的超万家相比,如今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萎缩至8518家。尽管其中不乏有某些公司转板的原因,但绝大多数是主动摘牌或 “被摘牌”。而值得注意的是,按此态势发展下去,新三板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。
正是在此背景下,证监会启动了新三板改革工作,改革也主要从五个方面推进,包括优化发行融资制度;完善市场分层,设立精选层;建立挂牌公司的转板上市机制;加强监督管理,分类监管;健全市场退出机制,完善摘牌制度等。其中,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转板机制的建立。根据规定,新三板将分为基础层、创新层、精选层。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满一年,且符合证券法上市条件和交易所相关规定的企业,可以直接转板至上交所科创板和深交所创业板。这一制度的建立,对新三板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。
新三板精选层首批32家公司的挂牌,无疑受到市场的关注。不过,32家公司股价表现却令市场大跌眼镜。一方面,新股不败神话没有在精选层延续。截至当天收盘,32家公司中,11家报涨,1家平盘,20家下跌。由于没有涨跌幅限制,16家公司跌幅超过10%,打新者亏损严重。另一方面,精选层32家公司的表现,也受到市场的质疑。有质疑挂牌公司质量的,有质疑32家公司高价发行的。
32家公司股价表现不一,是多种因素产生的结果。仅仅依据首个交易日的表现质疑新三板精选层,无疑也有一叶障目之嫌。事实上,新三板完善市场分层,设立精选层,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是不言而喻的。
由于建立了转板机制,在精选层挂牌的公司,在通过审核之后,需要先发行股票才能挂牌。在新三板公司融资日益困难的情形下,精选层的设立,无形中能激活新三板的融资功能,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。如32家公司首发融资达到94.52亿元,无论是对于企业,还是对于新三板而言,都是值得肯定的。
而且,由于建立转板机制,且融资功能被再次激活,无形中也能增强新三板的吸引力。新三板出现挂牌公司大幅减少等问题,毫无疑问与新三板吸引力下降有关。但如今,这一格局将被改变。新三板吸引力的提高,将会吸引更多有潜力的企业到新三板挂牌,在今后不断对新三板制度进行完善的背景下,新三板有望重塑活力,并步入良性循环阶段。
此前,新三板公司要登陆沪深股市,要么通过IPO,要么通过并购重组,并无其他方面的途径。企业选择挂牌时,与沪深市场相比,新三板没有丝毫的竞争力。但改革后的新三板则完全不一样,设立精选层,建立转板机制,在提升新三板吸引力的同时,将有利于提升新三板的竞争力。